省外办:强理论促发展求实效 全力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
||||||
|
||||||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外办党组认真落实中央以及省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扣主责主业,立足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做好结合文章,强理论促发展求实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三学并举”,推动理论学习全覆盖。紧扣主题主线,创新方式载体,分层分类抓好学习教育,充分营造全方位、广覆盖、高频率的学习氛围。一是领导示范学。制定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计划安排,办领导班子成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集中7天时间分两个阶段进行21个专题学习,完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8本指定书目及相关专题内容,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二是专题辅导学。丰富学习载体,组织开展“外事讲堂”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开展地方外事及港澳工作专题辅导3场,上好理论提升“专业课”。抓好宣传引导,在办机关门户网站开设“主题教育专栏”,及时上传学习辅导资料,不断强化理论学习高度、深度和广度。三是交流研讨学。将研讨交流作为重要安排,办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调查研究和履职尽责情况带头发言32人次,机关各党支部、各直属单位党组织共组织研讨交流47人次。全办党员干部立足自身岗位,讲故事、谈体会、话担当,进一步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坚持“三进三解”,推动调查研究解难题。聚焦工作中的堵点於点难点,精心选定重点调研课题,多途径灵活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周密安排强部署。印发关于在全办开展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确定战略性前瞻性和对策性落实性两大类共6个重点调研课题,办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一项。坚持调、研、用并重,每个调研题目都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成果转化清单,推动将点上的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面上问题的对策建议,上升为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总结前期调研工作,围绕调研发现的问题、听取的意见建议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交流研讨,并对下步调研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二是深入基层访民情。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中增强党性、服务群众、推动工作。其中,开展因公出国(境)管理专题调研时,从“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入手,围绕出国审批、证照办理和签证申请等具体环节,推动解决22项问题、形成答复口径12条,现场解决问题6项,出台政策类文件3件,新华日报对我办下沉一线摸实情谋对策的工作做法予以专题报道。三是刀刃向内提效能。各处室深入开展“处室问题大查摆”活动,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积极查摆自身不足,深刻检视剖析,有的放矢明确整改措施。特别是在加强处室作风建设上,共收集到服务对象反映的各类问题18项,列出整改措施68条,持续推进整改整治。 坚持“三力同步”,推动成果转化见实效。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对外工作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优异成果检验主题教育学习成效。一是有力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率先恢复中美省州高层线下交往,作为主宾省参与“中国—加州经贸论坛”,是疫情后在美举办的首场中美大型经贸活动,有力促进了中美地方经贸交往,提振了美国企业继续在华投资合作的信心。二是聚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功推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长安德鲁斯来访,成为疫情“乙类乙管”后首个线下访华的美西方发达国家省州长。承办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和人文交流论坛、第二届中国—太平洋岛国农渔业部长会议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先后组派7个工作组出访20多个国家重点友城和港澳地区,外国驻华使领馆人员来我省99批344人次。全国第一家出台八项举措,最大程度便利商务人员往来,服务常态化走出去经贸招商。今年前4个月,全省97个重要赴境外招商引资团组出访,服务落地重大经贸项目298个,协议或意向投资总额约518.02亿美元,达成外贸订单1.5亿美元,推动线下经贸往来迅速升温。三是倾力践行外事为民理念。今年以来,共开展苏丹撤侨、土耳其地震等5次重大专项任务,指导我省近千人开展紧急避险等安全防范工作,对非必要人员“应撤尽撤”,实现我省人员“零伤亡”。派出工作组赴印尼处置境外园区纠纷事件。在全国率先制定《江苏省境外企业项目安全防范工作指南》,启动柬埔寨西港特区境外安保体系建设试点,成立全国首批海外领事协助志愿者队伍,妥处各类境外领保事件18起,切实保障我机构、企业和人员安全。 |
||||||
(编辑: 武仲子、谢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