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60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时间:2022-06-30 浏览次数: 作者: 部门: 】 【字体: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林颢伊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设立苏港人才创业通道,鼓励港青北上江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江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决策部署,着力推进苏港创新融合发展,为香港居民特别是香港年轻人来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2020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苏港澳多领域合作若干措施》,省港澳办印发《关于深化苏港澳多领域合作二十六条措施百项政策服务指南》,推动实施苏港澳科技人才合作提升计划和港澳居民在江苏发展便利化计划,为落实港澳居民在江苏学习、生活、就业、创业、子女入学享受同等待遇提供政策保障。目前正在加紧推动各设区市落地政策,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来江苏创新创业。20206月,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的若干意见》,从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强化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化程度、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效益等5方面推出23条政策,鼓励包括港资在内的外资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参与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积极发展外资总部经济。省商务厅联合省有关部门,针对涉企政策推出213条操作指引,积极吸引港资等外资企业在苏投资兴业,扩大发展。

二是做强合作平台。2014年,江苏省政府和香港贸发局成立苏港合作联席会议机制,截至2020年共召开8次会议,有效地推动了苏港双方在共同走出去、现代服务业、青年交流、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苏港合作联席会议机制高度重视苏港青年企业家合作交流,在第六次和第八次会议上分别以“搭建苏港青年人才交流平台,推动苏港两地人才交流”和 “加强苏港青年企业家交流,深化产业技术合作”为主题,就进一步加强苏港青年企业家在产业对接、技术合作、项目孵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行交流。同时,我省正加快建设苏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平台,打造服务苏港青年畅享资源、创享未来、共享成果、乐享生活的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基地入驻及洽谈香港项目8个,涉及VR、医疗、传感动力、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我们还积极打造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苏港澳青年云分享会等活动,深化苏港青年在创新创业、融情交流、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合作。

三是密切科技交流。2019年省科技厅与香港贸发局签署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备忘录,从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交流互访对接、互相支持对方的重要活动、推动香港科技成果在江苏转化等方面达成原则性共识。设立苏港科技合作计划,专项支持江苏企业与香港创新实体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2021年已受理江苏企业申报苏港科技合作计划15项。建设科技创业载体,为香港青年人才在江苏省新创办的中小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和孵化服务等,降低香港青年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集聚、培养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目前我省啡咖啡、百家汇、宜兴环保黑马营、苏大天宫等7家众创空间,南京生物医药谷科技创业园、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常州西夏墅工具产业创业服务中心等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及昆山高新区机器人科技产业园、太仓机电装备科技产业园等2家省级科技产业园吸引了一批香港创业企业入驻,成为全省首批“江苏省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树立了服务香港青年创业的标杆。

你们在提案中建议的“一站式就业创业平台”“创投基金”等问题,与我们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和奋斗目标不谋而合。

我们通过在南京江北新区建设苏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探索设立一站式就业创业平台、创投基金等项目。苏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创业团队提供政策对接、投融资、导师、特色人文等服务,提供行政审批、财务、法律、人力资源、投融资等专业服务,优先推荐入驻企业加入各类行业组织、产业联盟、创新协会。计划今年与香港数码港、澳门澳中致远创孵中心等开展在线参观、政策推介、线上路演等活动,吸引优秀项目入驻基地。以创业项目需求为导向,基地给予创业项目资金支持。对于在南京参加区、市、省级各类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的启动资金。自企业获利年度起,三年内对南京市江北新区经济贡献全部奖励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根据企业研发费用,给予最高10%的普惠奖励。同时,基地设有孵化基金及助力基金,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池,按实际投资额和投资损失给予最高500万元投资奖励和最高600万元风险补偿,为苏港创业青年提供苗圃、孵化、加速分段式服务。以吸引人才为目标,基地面向香港青年提供奖励和补贴。为来基地香港青年提供面试补贴(1000元)、创业成功奖励(运营半年以上,雇用两人及以上,可申领一次性奖励4000元)、创业带动就业奖励(雇用南京市籍人员一年,奖励2000/人)、社保补贴(吸纳硕士学历2人以上就业,给予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引进世界知名高校(泰晤士报排名前300位)或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毕业生,按25周岁以下本科生每人2万元、30周岁以下硕士生每人3万元、35周岁以下博士生每人最高4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且具有良好市场前景,获得高层次创业人次认定的,一次性给予50万元资助资金。

针对你们提出的建设“苏港高新技术合作园区”,将园区定位为集办公区域、会议展览中心、培训、公寓、休闲等设施于一身的高新科技创业园区的建议,我们与省科技厅等主管部门会商后认为,目前江苏建设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双创基地等科创载体已经可以满足上述功能。

下一步,我们将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平台、机制和资源,围绕《关于深化苏港澳多领域合作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统筹谋划,聚焦苏港融合发展,创新合作载体,为两地青年企业家提供交流机会、搭建合作平台,推动青年企业家深化合作,发掘互利共赢机遇

最后,感谢你们对苏港融合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省外办

2021630

 

联系人:王芬

联系电话:025-83670659

抄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团省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

 

(编辑: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