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守望相助 江苏—东盟交流周在南京成功举办

2021-12-23 14:44 来源:亚洲处 浏览次数:
打印

为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重要讲话精神,由我办与中国—东盟中心共同主办的“江苏—东盟交流周”系列活动在南京成功举办。


12月16日,活动开幕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南京、北京、上海和东盟有关国家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在南京主会场出席并致辞,东盟副秘书长艾格帕、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越南驻沪总领事宁成功分别致辞。


 


费高云表示,今年11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强调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站在新的起点上,江苏将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机遇,深入对接《东盟全面复苏框架》,深化与东盟国家在地方交往、经贸投资、青少年、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更好地促进地区融合发展和人民福祉,努力为中国和东盟关系发展注入新活力、作出新贡献。


 


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驻上海总领事,老挝、缅甸、越南、泰国等国家驻华大使馆使节,东盟国家有关友城、企业、高校以及商协会代表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由省外办、中国—东盟中心共同主办的江苏—东盟地方合作交流会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外办一级巡视员黄锡强、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津、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冯大生出席交流会并发言。来自国际组织、东盟十国、中外工商界以及江苏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的代表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同回顾江苏与东盟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合作前景。


 


12月17日上午,“绚丽东盟 情系江苏”江苏—东盟文化节启动仪式在金陵图书馆举行。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驻沪总领事发来祝贺视频,寄语江苏—东盟友好关系。


 
       为让东盟各国友人更好地了解江苏,让江苏的人民更多地了解东盟,文化节期间,“丝路·时光”江苏—东盟文化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启。


当天,南京仙林大学城先后举办了两场教育专题活动。上午,“江苏澜湄日”健康论坛——后疫情时代澜湄国家传统医学合作论坛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善意女士在线参会并致辞。她表示,传统中医在泰国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民意基础,也是泰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当前全泰国有300多家中医院,中医从业者超2000人。


活动现场举行了“江苏·东盟传统医药人才培养与交流基地”揭牌仪式。


12月17日下午,“新机遇·新高度:中文+职业技能—高等职业教育视域下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对话”活动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办。


 
       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善意女士、印度尼西亚驻华使馆教育文化参赞苏亚德、老挝驻华使馆参赞在线参会并致辞。会上举行了江苏·东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国内高职院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职业院校共50余名代表参加对话活动,境内外600余名嘉宾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


12月18日上午,江苏-东盟交流周的青年专项活动之一,第五届中国—东盟青年论坛在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此次论坛以“共担·共创·共享”为主题,泰国、印尼、老挝、越南等国家的教育参赞和教育官员、19个高校的近100名嘉宾和留学生线上线下参会。据悉,目前全省共有28所高校走出去在境外设立了办学机构和项目55个,其中在东盟国家设立了32个机构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双方教育领域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同一个家园 同一个明天”东盟青年江苏研学行也是此次“绚丽东盟 情系江苏”江苏—东盟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活动为期4天,带领来自东盟国家的优秀留学生深度了解江苏传统艺术之美,感受江苏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蕴。 



东盟周期间,印度尼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在江苏也将开展一系列文化遗产展览活动。持续至明年初印尼文化遗产展为江苏人民带来精彩的印尼非遗文化,拉近双方人民心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