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办检查组对因公出国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
||||||
|
||||||
8月15-18日,省外办副主任张松平带队对常州、南通、盐城三市,就今年以来因公出国管理工作和APEC商务旅行卡申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台帐检查、个别交流等方式,对受检三市在宣传贯彻、审批管理、计划管理、财务预算、人员公示、出访报告等做法作了系统了解;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有关对策建议作了梳理;同时,对按照《全省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信息系统联网制度》要求,办理工作流程及规范网上填报作了进一步强调。对各地自主审批团组信息上传工作情况贯彻落实《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以及建立健全因公出国团组经费预算先行审核等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了检查。 从三市检查情况来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三市因公出国审批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严格执行中办发16号、苏办发26号文件规定,严格执行年度因公出访计划,压缩总量、保压结合、服务发展,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松平副主任在点评时指出:常州市外办率先加强团组“行中”管理,走在全省前列,之前大家都注重行前教育、材料申报、证照办理和事后的出访报告及证照收缴,团组的出访行中管理监督确实是一个盲区,为此,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常州市外办注重团组行中管理做法值得提倡,走在全省前例,必须形成规范全面落实;南通市外办在全国率先以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为宗旨,积极探索服务“走出去”战略和“海外安全工程”的新举措、新模式,以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和 “新侨之乡”建设为契机,紧扣维护南通籍海外侨胞安全利益的现实需求,联合市公安局、南通世界通商总会,于2016年2月在全国首创“南通市海内外警侨联动服务中心”,积极破解“走出去”企业海外安全难题,合力构建“走出去”企业安全保障协调机制,打通海外护侨“最后一公里”受到南通籍海外侨胞的一致好评,也受到省市领导和外交部的肯定;盐城市外办在优化审批流程,提高会审会会办效率上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 “走出去”“双招双引”的重点项目及其他有实质性内容的重要出访任务“开绿灯”,让团组走得快、走得顺方面提供保障。从检查情况看,各地都能从实际出发所实行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很有特点也很有成效,值得肯定。为进一步落实因公出国管理工作的政策规定,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加大力度,大胆创新:一是要始终遵循好“因事定人”的原则,这也是中办16号、苏办26号文件的精髓所在。其性质不能变、方向不能偏、原则不能丢。因公出国不能成为任期待遇、不能搞轮流出访、照顾出访、一般性出访,因公出国必须实行精准交流、务实合作;二是因公出国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紧紧抓住因公出国管理的各要素实施统筹管理。主要在因公出访计划的科学性、出访任务的紧迫性、成员结构的合理性、出访邀请的真实匹配性、出访活动的实效性、出访行程的紧凑性以及之前都被忽视的团组“行中”管理,这样在团组的行前、行中、行后方面形成全覆盖管理,严抓细抠、抓出成效、树立典型、制定标准;三是必须始终坚持“谁组团、谁负责”、“谁派出、谁负责”和“谁审批、谁负责”、“谁带团、谁负责”原则,完善责任追究,把一般性、无实质性内容的团组控制住、把出访总量降下来。同时,要严格实行出访前后二次公示,验证出访报告与出访任务是否一致,出访时间与出访活动内容安排是否一致,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因公出国管理工作“一直在路上”,必须着眼长效管理,依靠制度强化审批、搞好公示、推进共享、堵住漏洞,靠制度管人管事,既可大力提升因公出国管理的公信力,也可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廉政风险;五是进一步加大APEC商务旅行卡申办和科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在APEC商务旅行卡推介、简化申办手续、提高审批效率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同时,进一步探索旅行卡的科学管理,形成定期检查机制,排查廉政风险隐患,为健康有序的APEC商务旅行卡申办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检查组还对有关问题现场作了一一解答。 |
||||||
(编辑: 系统管理员) |